以前常相揪一起爬附近古道的朋友,不知為什麼年過60 後再也不動了,
參加山社團體爬山是省了不須自己規劃行程與車輛運輸等等瑣碎事,
後來因為個人身體的原因而離開山社,改騎腳踏車享受 " 孤獨寂寞的運動 "。
盒子還是戀戀山林,朋友之中還是有人願意 "動" 起來,
我們先從步道開始走起吧,桃園市大溪區以古道之多而聞名,
大溪是北橫公路也是台七線,在百吉隧道附近的古道又特別的密集,
這裡是 "古道群 "最密集處。
大溪自古以來就是進入桃園後山復興山區直通宜蘭的門戶,
早年雪隧未通時,北橫也是北台灣的交通動脈。
上圖與下圖翻拍自 Tony自然人文旅記內行旅圖,
謝謝 Tony自然人文 提供圖片 感恩!!!!
一百多年前大溪彷彿是漢人、泰雅族之間的楚河漢界,
民國50年代盒子在大溪讀書,放學後常在街上廊下看見蹲在一堆農產品前,
黥面的原住民老先生或是老婆婆,
一臉畏怯不能融入市街吵雜吆喝場所,驚恐眼神不敢正視過往人群,
他們不會叫賣所以一堆農產品常擺到過午,
週六,盒子中午放學了他們還縮縮在廊下,此景令盒子終生難忘。
因我們是午後才來時間有點窘,就先走湳仔溝步道熱身運動,
這段湳仔溝溪向南流經約2公里屬野溪型態河川,最後於龍珠灣注入石門水庫。
多年前在石管局以生態工法,整修後兼顧生態保育、景觀美化、提供親水空間步道等。
現在已成為石門水庫觀光新據點,
更多爬山客下山後到極負盛名的 "湳仔溝十四號 " 無菜單料理餐廳喂飽饑餓的五臟廟。
短短不到2公里的步道就有多條橫跨對岸的橋,
每座橋都有著浪漫或文采華美的名稱。
步道到 "泉源橋 " 為止,沒花多少時間走完短短不到 2 公里的步道,
雖意猶未盡因時間關係不敢冒然登古道,
這幾週只要有空我們都會來登古道,
敬請期待下一篇~~總督府古道。
~~~謝謝賞文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