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部沉降海岸指三貂角至淡水間之海岸,全長約85公里,

以半島與海灣之交替循環出現,係早、幼年期之鋸齒狀海岸。

因地層之構造線走向與海岸線相交,故山地逼近海岸。

海崖下只有狹小之海灘斷續分布,

有時海崖臨海直接受波浪侵襲。但海岸大致為廣闊之海蝕臺,

一部分浮出水面。因岩石以硬、軟地層之互層而成,

故海蝕臺低平呈鋸齒狀,是為奇觀。

海岸線附近,海孔、石門、波蝕凹壁地形甚發達,

沿海亦有大小之顯礁。

大體上本海岸之地貌為沉降海岸,但實際上,

亦有地盤上升之確證,例如海岸段丘、隆起珊瑚礁、

隆起海層、隆起波蝕凹壁、隆起海蝕茸岩

以及如日本人所稱之萬人堆等蜂窩狀小地形和隆起石門等,

海岸侵蝕與抬升隆起地貌,在此處時常可以見到。

深澳之隆起珊瑚礁係珊瑚礁之斷片,形成於海岸附近之山坡上,

高度約10~15公尺。深澳附近之隆起海層以珊瑚骨骼、

有孔蟲、介榖及石英砂組成,分布於深澳及番子澳半島,

海拔3~4公尺以下之處。

番子澳半島之西北側與東南側均有斷層經過,

其先端之46公尺的山,原為一孤島,

現在隆起海層將其與海岸連結成為陸連島;

而島上波蝕凹壁隆起至50公尺之高。

八斗子半島亦一個陸連島,但和平島(社寮島)係一孤島,

現在以橋樑與海岸連繫。

和平島至番子寮間之海岸,海蝕臺甚發達,

其一部分露出海面1~2公尺。

尤其和平島之海蝕臺,向海緩傾,

低潮時面積約有1萬平方公尺,高潮時大部分沉入海中。

海蝕平臺中之砂岩有時其棋盤式的節理受侵蝕而呈格子狀的「豆腐岩」。

日人稱為「千疊敷岩」,即千張塌塌米海蝕平臺上的豆腐岩之意。

 

轉摘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習資源/文./莊文星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臺灣形狀..........↑↑

 

  

 

  

 

海蝕洞門,形狀像大象的頭部,

鼻子伸入海中吸水,造型逼真...↑↑

這是10月份的戶外教學~目的地:番子澳地質景觀

非常特別難得的景觀,遊番子澳 (深澳岬角),最重要是放慢腳步,

才能感受臺灣地質之特殊與最美的時光,

所以老師帶著我們慢慢走過這片比人類歷史還久遠的土地,

聽著老師詳細解說....對地質有興趣的痞友們,可以詳閱前文。

 

 

   

隔週老師又帶領我們認識海邊生態....↓↓

老師細述他兩夫妻為了保護家鄉沿海的防風林,

遭人為破壞以至於海岸線後退,

致使海邊沙漠化沙灘日益減少,

在新屋溪河口種植水筆仔當防風林...

上圖左方遠處圓形水泥建物就是早年的軍事碉堡....↑↑

印証了西部海岸線因為過度開發,

而使海岸線後退,海水與人爭地景象。

據老師說~以前海岸線的防風林有50公尺的距離...

如今只見日漸枯萎的林地........

顧名思義...早年鄉民的收獲是什麼?

如今是~~~~~~亂石崩雲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在平坦沙灘上處處可見浪潮的手藝,

與招潮蟹等生物的雕刻作品....↑↑↓↓

 

 

~~~感恩老師閒伉儷對自己家鄉無私的奉獻!~~~

 

延伸閱讀...↓

 

還給寄居蟹一個舒適的新家... 

 

滄海桑田的演變歷史~東北角地質教室 

 

風車--瘋車--落寞的黃金海岸...... 

認識我們的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馨想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