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公告欄
- Feb 25 Fri 2011 00:12
心情日記--杏桃花
- Feb 22 Tue 2011 21:37
心情日記--垃圾分類
- Feb 14 Mon 2011 14:20
漂移的23.5度.......
讓夢想從23.5度起飛~~~
歡迎格友們點入欣賞常被我們忽略的23.5度.......
為什麼北回歸線會漂移呢?
我們今天的23.5度傾角(當然也就是北回歸線的緯度)正處於往南擺蕩的中間點,所以約1/4週期也就是約一萬年後,北回歸線會一直跑到22.5度(屏東),然後花約兩萬年北返,其間通過嘉義,最北到達24.5度(苗栗),再擺蕩返南、周而復始。你知道嗎?100年來北回歸線以每年15公尺 的進度,已跑到嘉義地標的南邊 一公里 半之遙了!地標公園既然沒法子跟著跑,那就只好乾等它兩萬年後的再次過門不入吧!
北回歸線的緯度竟然是會變的!這可不是新聞,而是早自1920年代就已經被米蘭科維奇揭示啦!他是當時東歐的一位數學家,透過計算提出驚人的結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穩定不變的,而是有著三種長期、緩慢的變化,地球上的氣候也隨之緩慢地變化,我們今天稱它們為米蘭科維奇循環。【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8期6月號】
我們找到的資料: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稱為「黃道面」,因為地軸傾斜的關係,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有一交角,稱為「黃赤角」,「北回歸線」是根據此交角而劃定的緯度線。北回歸線的漂移主要是受到了四個因素的影響:
(1) 歲差運動:地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還受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使黃道面角度發生變化,週期約為25800年,天文學上稱為「歲差運動」。
(2) 章動周期:月亮和別的星體影響地球的自轉,使自轉軸在空間做複雜擺動,周期為18.6年,振幅為9.21〞,在回歸線上做南北方向幅度0.28公里的擺動。(3) 極移問題:地球自轉軸在地球內部並分固定的,地極的移動,周期一年多。 這點在理論上和實測上已獲證實,發現長期有極移現象,長期累積也頗為可觀。
(4)板塊運動:台灣受菲律賓板塊往下向大陸板塊擠壓,平均每年以1.5公分速度移動,劇烈時高達14公分。另一個在台灣的北回歸線地標,花蓮瑞穗的地 標,則是受板塊運動的影響,方向是往日本琉球的方向推擠。因此,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北回歸線現在正以每年 十四公尺 多的速度向南移動。(以上查詢資料出處:北回文教基金會所出版的北回歸線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