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人類共同對抗一個敵人...
那就是~~新冠病毒
此病毒傷及無辜無數
全球經濟委縮及其他總總影響
在109年上半年政府祭出救經濟措施...
其中一項旅遊業....
與朋友參加台北市政府補助 2 日遊
其中有個點是陽明山中山樓
陽明山去過無數次
相對的、中山樓總認為那是禁地啊........
我們一部遊覽車有中山樓一位導覽帶領
依樓層慢慢解說...
有典故、有建築艱困、有執著...
............................................
此篇算是回憶文.....
時間跨過兩年
至於疫情還是全民與之對抗進行中........
新的一年~~牛年也及將到
痞友們可以趁要來的七天年假走訪....
2021年陽明山花季順訪~中山樓
可以上中山樓官網瞭解參訪資訊
110年2月09日完結記
下圖~
在頂樓迴廊牌樓
下圖~
接待國賓的會客廳
導覽說~整個中山樓紅色地毯與中山樓同齡
至今顏色如昔
下圖~翻拍歷史照顧
下圖~翻拍當年國民大會代表開會
講台下面就是硫磺口
實在很難想像吧!?
其實、我們在導覽時就聞股股噗鼻硫磺味
下圖~特別裝飾可拍照的地方
下圖~
為了防硫磺腐蝕門窗特別用鋁製品
窗簾則經過各式製品測試....
最後選上能抗硫磺的...漁網
可見當年的工程堅巨....
下圖~
在大會堂約三層樓高天花板上的宮燈
邊長超過 200公分長
要換隻燈管須經過特殊設計管道維護...
下圖~點將台
老總統的書房
整棟大樓的地毯是紅色
唯有書房是籃色
這裡也是將官們升遷面試
所以有一說~點將台
上圖~
拍照的那天是陰天
看不到帝王軸線
天氣好視野好
站在頂樓迴廊往前看
可依次看到士林官邸、圓山大飯店、總統府
所以稱為帝王軸線
山中傳奇~~您看過帝王軸線嗎?
陽明山中山樓始建於1965年10月,1966年11月落成啟用,係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
中山樓樓址因位於硫磺區內,地熱逼人,且土質軟硬混集,石方、淤泥雜聚,加以當時建築機具簡陋⋯⋯僅耗時1年1個月又4天,即完成壯闊瑰麗、名聞遐邇的「中山樓」,工期之短,創下空前紀錄。
1965 年決定在陽明山興造中山樓,它是世上第一座,也是唯一建築於硫磺口的建物。 ⋯⋯
1. 為了抗硫磺,修澤蘭建築師選用了木頭、石頭、黃金、玉、貝殼、大理石等建材,並將建物內部 柱子、門環、匾額表面,都貼上一層金箔,另外,整座中山樓沒用一顆釘子,全用中國傳 統的榫頭拼接工法。
2. 修澤蘭將前後結構體完全獨立、分開,鋼筋都不連在一起,中間以伸縮縫方式設計。
中山樓基地下方,有堅固的磐石層,也有較為脆弱的白色硫磺土,為了避免不同載重力 基地造成的裂口,甚至造成建物坍塌,除了將柱條加長加大並用鋁箔油毛氈層層包覆, 埋進硫磺土層⋯⋯熱漲冷縮概念。
3. 修澤蘭女士在溪旁鑽出 19 處排氣孔,塑膠導管深入大禮堂講台正下方 45 公尺處⋯⋯ 為了讓硫磺氣因此順利導出,地熱迅速下降。
有當代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修澤蘭女士,巧妙地結合了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形式與近代建築技術⋯
2005年4月,中山樓因其建築形式的特殊性在我國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並具有見證我國憲政發展歷史的重要價值,獲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由於文化資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者,而建築類文化資產更可能同時具有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等多元價值⋯⋯
摘錄自中山樓官網
今天八月十九日,這個月走讀中山樓兩次,南瀛朋友北上也特別安排一遊,每天有四場專人帶導覽,約九十分鐘的導覽帶領我們~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其中有張照片可證明帝王軸線)
中山樓開放參觀導覽哦!可以上官網查詢。
散客也可參加每天四場,任選一場導覽。
109.0819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