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夏季是一年比一年熱啊!
暑假前參加一個高年級導覽課程,
六月25日集合點;台北故事館
導覽老師設計的路線;
台北故事館(集合)→中山橋(明治橋)→劍潭舊址碑(原劍潭寺)→北安公園→圓山大飯店入口→太原500完人紀念園區→圓山大飯店(日治時期台灣神宮舊址)→ 飯店大廳及裝置藝術→地下室逃生秘道→2樓歷史走廊→飯店庭園。
老師的課程簡介:
中山北路日治時是敕使街道,它以明治橋(中山橋)跨越劍潭(基隆河)到達日本人在台灣設立的惟一官幣大社-台灣神社,使得政教得以做緊密的連接!為擴台灣神宮要求劍潭古寺遷往大直,戰後將台灣神社改建成的圓山大飯店,幾經重修而成現在的規模! 陳國雄老師已商得飯店同意,得以進入飯店內部,將帶大家一探這歷經百多年滄桑的龍穴風水寶地,也一賞這招待國賓的五星級國際性場所,更要前往神秘的地下逃生密道走走,體驗一下臨場緊繃的氣氛喔!
報到時間還早,就在台北美術管館附近走走拍照...
台北故事館就在美術館旁,
在花博公園逛逛回味當年參與盛會點點滴滴....
曲終人散後...這裡回歸一般公園,
很多市民在公園運動、健走....
台北故事館是我們集合點,
有25位來自各方,
有年長的,有上班族請半天假,
為的就是今天跟著導覽老師一探圓山密道.....
我們跟著老師越過~當時,台灣總督府特別興建了跨越基隆河的「明治橋」,以連接神社與市區的交通;並且拓寬及整修市區往台灣神社的道路。 這條道路被稱為「敕使街道」,即是今日的中山北路,而明治橋,就是現在圓山的中山橋。
資料摘錄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19)
上圖:就是傳說中的鄭成功大軍來到此地<劍潭>,
被河中魚精作怪阻擋軍隊前進,
鄭成功立馬拔劍射殺魚精,軍隊也平安過河.....
下圖:天氣非常熱,拍照點又無遮陰人又多...
搶拍下,把盒子倒影顯在碑上....哈哈
下圖:在圓山飯店前的<北安公園>
於民國105年 8 月23日更名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
下圖:如今屬歷史建築的太原500完人紀念園區
三、四年級的我們課本上讀過(太原500完人紀念文),
紀念園區也是盒子第一次來,
陳老師導覽的內容豐富、又有老照片搭配今昔比對,
才知道現在的五百完人紀念碑,
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警察官招魂碑基座,
同一地點,先後兩個政權,在此立碑,都與紀念殉職官員有關。 不同的是,一是感念為鞏固新領土而殉職的警察,一是追悼因江山淪亡而殉職的官吏,自然心情不同。
摘錄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19)
太原500完人紀念館,館外牆壁上掛滿大師、名人墨寶。
上圖: 名字被塗燬的人名,
當年據說因有爭議性而被塗抹掉,
時至今日平反再重新補上,見証政治的鬥爭...
哎~
可悲的政治,還是我們一介平凡百姓自由。
台灣神社在哪裡呢?就是今日的圓山大飯店。明治34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在圓山大飯店的現址建立台灣神社; 這座神社是台灣位階最高的神社,主祀日本的國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 少彥名命,以及被尊為「平台之神」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台灣神社占地約五公頃,設置狛犬、鳥居、石燈籠、社務所、手水舍、拜殿、本殿等設施, 神社順著劍潭山的山坡,由下而上,分為三層,隨著階梯參道逐層而上,本殿位在最高處的位置。
台灣神社則在原址左側附近建造規模更大的新神社,昭和19年(1944年)完工,並增祀日本天照大神, 於是台灣神社升格為「台灣神宮」(註1)。 台灣神宮原本預定於昭和19年12月舉行鎮座祭,將台灣神社的神位遷至神宮新址,不料同年10月25日, 一架飛往松山機場的民航機在降落時發生意外,在台灣神宮附近的劍潭山墜毀,焚毀了才剛完工的台灣神宮。 此時已是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的戰局逐漸逆轉,處境日艱,已無力再修復神宮。 次年,日本戰敗投降,結束了在台的殖民統治。
摘錄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19)
上圖 : 飯店前牌樓一對石獅子是傳統北方獅形象。
下圖 :
在飯店門口花壇前一對石獅子是當年神社留下文物日本狛犬。
狛犬,就是中國所稱的獅子,在唐朝時代經由朝鮮半島的高麗國傳入日本。
由於日本沒有獅子,人們沒見過這種動物,於是稱之為「狛犬」, 又稱「高麗犬」或「唐犬」
摘錄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80)
今天跟著老師走讀圓山美景和歷史古蹟,
也謝謝老師運用人脈....圓山飯店協理與工作人員,
盛情接待與導覽、參觀逃生秘道、
見識了迎賓大廳兩旁大落地玻璃窗密語....
相信很多陸客站在窗前拍照時已被台灣統一了....哈哈
仔細看每一扇門上面篆書的圖案,
竟然都偷偷暗藏了6個字,「中華民國萬歲」。
二樓文化走廊、百年金龍、歷史文化照片,
大家興趣十足流連其間.....細數過往歷史..............
上圖 :于佑任書寫的「劍潭勝跡」石碑,
就立在圓山大飯店廣場附近車道旁,
一般搭公車或開車上來,若不是有人導覽,
恐有遺珠之憾....
原碑為台灣神社內「獻兵器記念碑」的基座。
今天導覽課最後解開圓山密道出口迷題..........
沿著飯店旁路標<往劍潭捷運站> 下坡....
看到.......
下圖 : 這....就是密道出口,
不顯眼吧!!??....
據飯店接待我們的經理說內部消防演習會打開測試。
劍潭公園這對石獅子,
牠正式的名稱是「狛犬」,
是屬於昔日台灣神社的遺跡之一。
圓山保齡球館在我們的年代是~~圓山冰宮,
也結束今天課程,走到劍潭捷運站回家。
.
.
.
故事尚未完..............
回去後盒子在社大導覽班群組放了照片與文字後,
班上同學興致渤渤組團專程坐雙層巴士到圓山飯店,
就決定在 7月4日上午全員17位坐 9 :40分的雙層巴,
一車的觀光客全為了密道而來,
可惜的是飯店導覽只花十五分鐘就結束....
同學們很失望只短短十幾分鐘真的不過癮.....
而且我們班已在飯店訂了中午的歐式自助餐.....
離進餐還好長時間囉.......
還好盒子就把 在6/25日導覽老師說的加上網路查來資料,
帶著同學們重新走一趟.........故事重述說一遍,
再次回到飯店剛好進餐時間到。
下圖 : 盒子比手畫腳解說百年金龍故事...........
金龍噴泉只有三爪,
傳說中.....中國的龍是五爪是帝王之尊,
唐代時,番屬諸國受朝廷封賞的龍..........
高麗國是四爪龍、日本是三爪龍,
離朝廷越近龍爪越多....反之越少如日本。
圓山飯店的三爪龍,
原因在於其龍身是在日治時期打造,
與傳統中國龍的形象有異。
圓山大飯店是台灣少有的中式風格飯店,其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圓山的半山腰,前以基隆河為鏡,後倚陽明山為屏,東邊是松山,西面是淡水,整個大臺北地區一覽無遺。圓山的好風水不是秘密,據堪輿學者說法,圓山飯店位在龍穴,其龍峒山如龍彎蜒在地表,旁邊則是基隆河呈環抱之勢,並且綿延至大直內湖,而附近正巧也有小丘陵呈守砂之勢,其勢又被稱為「蛟龍出洞」。
說圓山大飯店是龍宮絕不為過,有人算過,圓山內外共有超過22萬條龍形雕刻與圖像,其中以金龍廳大門口的金龍噴泉最廣為人知。這條龍歷史超過百年,在圓山大飯店還是台灣神社的時候就存在,之後歷經戰爭烽火、飛機失事,金龍盡毫髮無傷似有神靈庇祐,也讓三爪金龍的神秘風貌更添一樁。
摘錄自中時電子報20170816日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519/tony0519.html
~~~~~謝謝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