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集合點旁公園裡民眾運動
十月六日一早到達集合地點,
準備搭遊覽車到桃園機場展開八天東北三省之旅囉。。。
下圖~~起飛後機窗外機場與漸離台灣北部景致。。。
下圖是~~
接近大陸北方(不知大陸哪裡?) 已飛到大陸的陸地景致。。。
此後的八天一路所見都是黃褐色大地,包括從空中往大地看都是。。。
下圖是~~哈爾濱機場。。。。
下圖是~~
聖‧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宗教建築的經典代表,始建於1907年3月,是沙皇俄國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典型的拜占庭式東正教堂,是在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座東正教堂。1997年修復,現為建築博物館。。資料摘錄自維機百科。
下圖是~~我們第一晚住的飯店旁有一所朝鮮中學。
第二天(十月七日)一早與室友很早就起床梳洗後,
趁尚未早餐前出門到附近逛逛。。。
發現有朝鮮學校,好奇心又起問了校方人員,
回來查了資料也解惑了。
後面幾天在任何地方的招牌都可見漢文與朝鮮文並列。。。
中國朝鮮族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列中國第14大民族。吉林、黑龍江、遼寧以及內蒙東四盟地區是現代朝鮮族聚居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大陸有朝鮮族人口1,929,69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83%。中國朝鮮族主要分布於與朝鮮半島接鄰的東北地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由於地緣和中國與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緊密關係,朝鮮族長期在中國東北地區或聚居或與其他民族雜居。早期到來的朝鮮人多漢化或者旗化,歸化為漢族或滿族。中國現代朝鮮族大多是19世紀後遷入中國的朝鮮族人的後裔。
中國和朝鮮半島僅一江之隔,從古至今人員交往密切。不過大多數朝鮮半島的早期移民都已漢化、滿化,歸化為漢族、滿族。目前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大多數是清末後移民到中國的朝鮮半島居民的後裔。
19世紀末,由於滿清對中國東北地區的長期封禁,造成東北地區人煙稀少。為了加強東北邊疆地區的防禦。當時的清政府開始准許一些朝鮮族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拓荒。1869年,朝鮮半島北部遭受大災荒之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隨著1910年日韓合併,大批朝鮮抗日人和不堪日本入侵的朝鮮民眾事紛紛逃到中國東北和東部沿海城市。。資料摘摘錄自維基百科。
上圖下圖~~~好樹不擋路,偏偏就擋在人來人往的人行道正中間~~
下圖是~~~彩繪民宅!
下圖是~~~
哈爾濱市行政大樓,裡面有非常多的行政單位在內,外牆掛滿各單位招牌。。。
上圖是~~~有誰認識這兩字???
下圖是~~~每個小巷子路樹參天。。。
下圖是~~~第二天要拉車約四個小時到另一城市-牡丹江市夜宿,
今天第一個活動是導遊帶我們去俄羅斯商場參觀,
在車上導遊介紹哈爾濱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
全商場產品全來自俄羅斯有軍用品望遠鏡、手錶,巧克力、伏特加酒、貂皮衣帽等等。。。
聽著聽著~盒子心想著商場定有很多金髮美女;
成群列隊招待遠從南方來的我們。。。
結果呢~只不過是普通的小商場,服務員全都是跟我們長得一個樣。。哈哈!
接著到第二個景點參觀。。。
那的俄羅斯產品還比剛去的俄羅斯商場便宜呢。。。它是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原名「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居住的大街。
1928年7月正式改稱「中央大街」並沿襲至今。
文革期間,中央大街曾改名為「防修大街」。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確定為保護建築街路。
1996年8月,哈爾濱市政府啟動中央大街改造工程,決定將其改造成步行街。
1997年6月1日,中央大街步行街正式開放,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中央大街由石板鋪成,全街建有歐式建築71座,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極具歐陸風情。1996年進行改造裝修的中央大街成為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並成為中國自此之後的眾多城市的步行街的典範。
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
下圖是~~松花江畔碼頭景致。。。
哈爾濱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位在中央大街盡頭廣場,松花江畔,
紀念1957年哈爾濱人民戰勝特大洪水於1958年設計修建。
防洪紀念塔由高13米的圓柱形塔身和高7米的半圓形迴廊構成,頗為壯觀。
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
下圖是~~
中午在哈爾濱吃過中餐緊接著就要拉車去牡丹江市夜宿,距離約400km,
臨上車前瞥見前方有棟超炫建築,走近看個究竟。。是棟傢俱展場。
上車後走高速公路,途中只有休息站才有下車放水,
窗外景致所見千篇一律都是玉米田。。。過一山又一山還是玉米田,
大面積土地此時正是秋收季節,都是用機械收割,用人力還是佔大宗。
盒子坐在前方位置沿途精神抖擻不願錯過窗外風光。
才會看見有騎腳踏車的ㄚ伯逆向上高速公路,
在休息站有旅客橫跨安全島到對向休息站,連警察也是。。。
還有隨意路邊停車,也難怪大陸人愛亂按喇叭不是沒道理。
ps:全程都是用小傻拍照,解析度差,有傷痞友們的視野,
請多包含!!!
下圖是~~休息站
哈爾濱的地方文化以漢文化為基礎,融合了滿洲文化及俄羅斯文化、猶太文化。尤其體現在城市建設,市民的文化生活和飲食方面,以至哈爾濱的地方方言中仍存有俄文、滿文詞彙。由於城市文化較早的國際化和多元化,以及優美的自然景觀,給哈爾濱賦予了浪漫的文化色彩。哈爾濱人注重穿著,講究時尚。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
~~~謝謝賞文~~~
敬請期待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