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大溪鎮有一百年古寺~齋明寺
齋明寺隔著大漢溪與大溪街相遙望,舊稱「份仔城」
嘉慶年間林本源家曾招墾於此。
1850(道光30)年,本地農民李阿甲,法號性悅,
自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出家受戒返台後,
見此地山水靜逸適清修,乃結草庵而修,
供奉南海請回之觀音菩薩,名曰福份宮。
1873(同治12)年,福份宮住持及當地仕紳集資改建廟宇,
易名為齋明堂。1912(大正元)年擴建正殿與兩側廂房完竣,
並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
資料來源:逗鎮遊大溪
地 址】:大溪鎮員林里齋明街153號
【始 建 年代】:道光30年(1850)
【古 蹟】:內政部於民國74年(1985)指定為桃園縣第三級古蹟
【交通資訊網】
開車導引:沿台三線或北二高大溪交流道往員樹林方向,至員樹林後第一個紅綠燈處,左轉通過齋明寺的山門牌樓直行可達,寺前有停車場。
搭 車 族:搭乘桃園客運往龍潭線至齋明寺站下車,沿齋明街步行約8分鐘左右。
齋明寺是一座三合院形態佈局的寺廟,
中庭原佈植草皮,屋頂、牆身酷似一般民居,裝飾平素,
皆無一般廟宇繁華富麗,正殿無檐廊亦為其特色,
整體而言,令人有古樸與家風之感,
正與齋教在家持齋修道之精神相映合。齋明寺佔地約3甲,
全區草木扶疏,清新靜逸。寺後滿植茶花,
秋冬二季一片白色花海,秀麗可觀。
大溪八景之一的「靈塔斜陽」即在寺後。
崁津歸帆,在日據時代大嵙崁溪水勢豐盈,
站在齋明寺亭邊可見來自大稻埕的點點帆船....↑↑↓↓
小學時讀員樹林國小;孩提時很皮....
常在午休時與同學跑到齋明寺附近偷採水果...
小時候的大漢溪是可滑船的...
如今的河床是被盜採砂石後已不復當年的水盈盈....
另有一條石階古道,為往昔本地居民通往大溪的要道,
可抵山腳下的粟仔園,再行渡河至大溪。
好幾年前常爬齋明寺古道
當年齋明寺整修不開放參觀...
之後一直沒有再去爬古道...
直到前幾天再次路過
方知已在八十八年由第七任住持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帶領下
重新規劃庭院設計,乃成今日之風貌。
翻拍的敬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