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御成路古道,又名栗子園古道,起點始於大溪鎮員樹林國防大

學理工學院後門,終點則在粟子園大溪加油站,

全長約1公里 。日治時期為連通龍潭與大溪的主要道路。

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由林本源等人籌建,原本是蜿蜒難行

之羊腸小徑,1923(大正12)年4月,大溪鄉紳周明達等人

藉當時東宮太子裕仁訪臺,以紀念皇太子行幸之名,行地方

建設之實,籌募經費,將羊腸小徑改修為石板路,新建成道

路也因此而命名為「御成路」。御成路古道的石板步道富含

古趣,走在茂密的林蔭之間,芬多精令人精神暢快。

 (大溪鎮旅遊導覽網 )

大溪鎮員樹林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後門....↑↑

根據盒子同事述說,此門是北門,是正大門,

因大門前 (桃64)原先是戰備道路不開放民間車輛通行,

而改行石園路的西側門當正門。

另外還說為什麼正門要朝北?

他說是有典故的:古代君見臣及尊長見卑幼,

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

相對的學校的最高統帥在台北啊!

同事他是中正理工學院(最早名稱)畢業的軍官,

退伍後轉任民間企業的主管。

石板步道還遺留舊時軍隊碉堡....↑↑

竹窗歲月三年初中,盒子與同學們每天走過 "古道 "

那些年;一群女同學路過碉堡前,

總會引起駐軍阿兵哥們的品頭論足....

回首來時路,已過近五十載....

這棵橫在路中間的相思樹....↑↑

有一天;上學途中發現正中間掛一條 " 青竹絲 "...

上課在即又不能翹課,只好抱起書包用百米賽跑衝出...

可惡的是,那條蛇竟掛好多天,

看盡古道行人過客!

桃園大圳是日治時期北台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由當時著名

的營造廠商澤井組承造,自191611月籌備興工,直至1928

(昭和3年)年各支幹線全部竣工,歷時13年,總工程費達426

萬日圓,其導水路總長度達1,110 公里 。在導水主幹線工程

中,因公殉職及病歿的職工多達55人,為感念殉職人員,澤井

組於主幹線工事完竣(19224)後的同年11月擇定御成路3

導水隧道出口處建立供養塔奉祀。

主碑為整塊花崗石,正面以蒼勁草書體陰刻「供養塔」題字,

背面以銘文記載桃園大圳開鑿灌概及殉職人員名單。

供養塔目前歸屬水利會在其維護下,保存極為完好。

(大溪鎮旅遊導覽網 )

早年御成路古道3導水隧道出口....↑↑↓↓

是沒有加蓋,它是露天的,行走到這會聽到 " 轟隆轟隆 "

令人害怕的巨大水聲...

我們常聽長輩說:某某某不想吃飯到此結束自己前途....

也因此;我們行走至此總會加快腳步。

也很佩服住在大圳附近多戶住家,

不時要面對這等人間殘酷事。

其中有一戶是盒子的國小同學,

多年前回來走古道,榕樹下遇一老嫗並詢問芳蹤...

言:嫁到山子頂很少回來。

想必...這些住戶年輕輩應外移了,

只剩長者們守護著這片山水.....

路口是一家中油加油站.....↑↑



牆內不可說的秘密.....↑↓

齊明寺古道

古道由齋明寺後山沿著石板階梯,約10分鐘左右後可抵齋明

寺山門,再穿越大溪桃64號道路後,可見懷恩亭,亭旁有山

泉水台,再往下則通到粟仔園,最後由北海道餐廳旁出來與

3線省道相連,全程約15分鐘。

(大溪鎮旅遊導覽網 )



在三坑賞桐,有一好野人豪宅圍牆內的黑狗一臉羨慕眼光...



最後~~請教格友們..這是什麼花??


延伸閱讀齋明寺

最後再來聽一曲 "懷舊畢業歌-青青校樹 "

回想從前..就想到畢業歌...沒想到又勾起同窗歷歷在目...

我們小學與中學都沒有開同學會,

為什麼?

因為~大部份同學的老家後來被中科院徵收,

此後各奔前程;人海遼闊記起螢囊窗下聽唱驪歌難捨舊雨....

 

                      ~~謝謝賞文看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馨想盒子 的頭像
    馨想盒子

    馨想盒子

    馨想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